【每周推荐】-——《静静的顿河》

发布者:王晓晖发布时间:2022-05-06浏览次数:10


图书信息:

书名:《静静的顿河》

作者:[苏联]  肖洛霍夫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苏联著名作家,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当选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家协会理事。1965年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

内容简介:

   《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葛利高里,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格里高利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

 

精彩摘要:

1.河水在船尾哗啦哗啦地响着,像在哭泣一样。小船翘着头,轻盈地掠过急流,向对岸驶去。鱼竿在颤动。跳跃。

2.天空笼罩着一片橙黄色的薄雾、风在顿河上飞舞,吹起层层的波浪,小船儿穿浪前进,也像在跳舞,从河水深处翻腾上来、冒着白沫的、冰冷的水珠溅在伊丽莎白的苍白的脸上,流下来,挂在睫毛上和技散到头巾外边来的一缕一缕的头发上。

3.如今天空也布满了愈来愈黑的彤云。云霾从每一个洞窟里爬出来,抬起怪大的脑袋,伸展细长的身体,迎风投出灰色的鬃毛,露出又大又脏的牙齿;云霾成群结队地汹涌过来了。

 

感悟:

作品给人感受到魅力无穷的人性刻画,肖洛霍夫笔下的典型人物, 身上无不闪烁着迷人的人的魅力。除了公认魅力无穷的葛利高里以外, 热情奔放敢于为爱情献出一切的阿克西妮亚、含蓄矜持对丈夫一往情深的娜塔莉娅等人身上也都同样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肖洛霍夫在人物刻画中着力赞颂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旨在唤起人们的自信自尊。在草原辽阔的怀抱里, 顿河静静地奔流, 不舍昼夜。春夏秋冬, 年复一年, 人们在顿河母亲身边降生, 成长、相爱、劳动、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总之, 无论作为伦理现象, 还是作为美学现象, 作品都显示出一种伟大而完美的精神风貌。它就像辽阔的顿河草原一样, 有着包容万物的胸怀。它怜悯弱者, 哀悼逝者, 安慰生者, 体现出一种母亲般的柔情。它能感受到月亮的心情, 能感受到一只受伤的小野鸭的疼痛, 能感受到整个大自然情绪的波动, 表现出善待一切生命的仁慈。它像巨大而温暖的翅膀, 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感受到被它翼护的温暖。人道主义精神和丰饶的诗性魅力, 不仅使它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比那个总是误读它的时代活得更长久, 而且, 还将在未来的岁月里, 感动更多读者的心灵, 并获得到他们由衷的喜爱和真心的赞美!

 

 

 

                                                文字:20级学前本科二班王艳

编辑:21级语教一班张文

审核:20级旅管二班唐甜甜


版权所有:马鞍山师专图书馆

电话:0555-88888888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西南路369号邮编:24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