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名:《英雄与母亲》
作者:C.G.荣格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编辑推荐:
荣格著作极丰,全集共19卷,其中卷6至卷9是他理论体系的主幹,包括心理类型、心理结构与动力,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潜意识心理学》(1912年)、《心理类型学》(1921年)、《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年)、《回忆、梦、反思》(1965年)、《答約伯》等。
《英雄与母亲》是荣格的早期著作,选自《荣格全集》第5卷第二部分。《荣格全集》第5卷原名为《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Wandlungen und Symbole der Libido),1912年出版。正是该著作引发了荣格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分裂。从此,荣格陷入低谷,近于抑郁,开始了其面对与深入无意识的孤独旅程。后来,荣格用《无意识心理学》来修订《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最后,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荣格全集》中,该卷书名为《转化的象征》(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其变化也正反映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作者简介:
C.G.荣格(1875—1961年),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所提出的自性化、共时性、原型、集体无意识、情结、外倾与内倾等概念,对心理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书籍简介:
荣格认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或者无意识中的内容,总是与远古的神话遥相呼应。在《英雄与母亲》中,荣格借用诸多神话传说与考古资料,以及原始文化的图画,来确认这种特殊的心理联结,为其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做论证。相比于弗洛伊德,荣格更加注重象征背后的原型意象及其表达,并从文化的视野来扩展对“力比多”概念的理解。因此,本书成为了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开端,也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精彩摘要:
1. 劫持他人爱的机会的人在爱的方面必定相当无能。世界只对一种人会变得贫乏,这
种人不懂得如何管理他的力比多,将之指向周围的人和事并使其绽放活力和美丽。迫使我们在内心深处创造替代品的并不是由于外在的缺乏,而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无能——无法用爱来包容一切我们自身以外的东西。
2.做圣人是一件艰难的事,因为,即使是具有一种耐心而坚忍的本性,也不易忍受如此
高程度的一种变异,并且还要以其自身的方式来维护它。诱惑是圣洁如影相随的伴侣,没有诱惑就没有真正的圣人。众所周知,歇斯底里症实际上是受到压抑而未被感知的精神痛苦在身体上的外在替代物。她不见得知道,流言很容易替代无意识的角色,而且,它就如同一个武艺精湛的对手,专能瞄准你甲胄上自己没注意到的缝隙插入刀剑。
3.然而,太阳的本性就是要灼烧,并且这种灼烧的能量对于人类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它平等地照耀正义,也温暖非正义;让有益的生命繁荣昌盛,也一样让有害的生命沐浴阳光。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太阳是表征上帝的最完美且最合适的可见意象。
感悟:
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力比多则是一种心理能量或者说内在力量。然而弗洛伊德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力比多则是性能量,早年力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未来会如何,我们也不清楚。但如果力比多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那么人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则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可能会引起人的心理退行。所以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英雄只有抛弃自身的动物本能,脱离对母亲的依赖以及将要离开母亲的恐惧,才能形成自我意识,实现独立成长。
文字:20级商英一班尤恒新
编辑:21语教一班张文